• “札兀惕忽里”考释
  • 作者:孙伯君 出版年份:2006 浏览次数:562
    孙伯君. “札兀惕忽里”考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1)
    “札兀惕忽里”是金朝丞相完颜襄在成吉思汗助金打败塔塔儿后赐给他的一个“名分”。关于此词的含义,蒙古史学界多从蒙古语角度考察,且向有争议,有“招讨使”、“百夫长”、“一旗之长”、“军统领”、“部族官”、“昭武统帅”等等说法。本文认为此词来自女真语“朱里先你忽鲁”(*j)ursin ihuri),词义为“女真的统领”。此外,本文根据蒙古国发现的汉文、女真文“九峰石壁纪功碑”,肯定这场在蒙古族历史上意义非同寻常的战争发生在明昌七年(1196)六月间。
    成果申报人:孙伯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