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人类学名家讲座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日期:2014-01-20 浏览次数:2401

“宗教人类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重点扶持的院级“交叉学科”,系由世界宗教研究所金泽研究员和陈进国博士共同主持,共举办了三届“宗教人类学学术论坛”,出版了多本《宗教人类学》辑刊(五辑),已经成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宗教人类学者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宗教人类学名家讲座”不定期在京举办,系列演讲集将会结集出版。现受邀之讲座者有:Robert P. Weller(魏乐博)、王铭铭、罗红光、渠敬东、Hirochika NAKAMAKI(中牧弘允)、张珣、梁永佳、DAVID A. PALMER(宗树人)、范丽珠、王建新等学者。

 

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人类学讲座”

第10讲

讲  题:宗教民族志研究的本土理论及实践-人类学的视角

主讲人:王建新(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教授

讲座时间:  2014年1月20日(周一)下午1:30-4:00

讲座地点: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27号院6号楼(中央民族大学院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1楼会议室

讲座语言:  中文/英文/日文

 

讲座联系人:

邱永辉:13521256108;email:qiuyh@cass.org.cn

陈进国:13811397342;email:jjydong@hotmail.com

 

讲座内容简介: 

宗教民族志是人类学宗教研究的基础领域,其目的是要揭示一个社会群体的宗教信仰与该群体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把握作为文化体系的宗教发挥功用的规律,为正确理解和解释宗教及其关联现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国外人类学宗教民族志研究起步较早,体系完整,其理论方法已经在学界普及,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到1990年代末才出现这方面的专业研究,虽说时至今日已经涌现了不少好作品,但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独创还很不够,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还比较有限。本讲座将简介国内外宗教民族志的基本发展状况,整理分析中国各民族宗教民族志研究的理论架构及方法论取向,说明相关学科的可能贡献和发展方向。

 

演讲者简介:

 

王建新教授近年代表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出版、发表、提交(鉴定)单位和时间

1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Saint Mausoleums in the Turpan Basin: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Muslim Saints and Mausoleums in Central Asia and Xinjiang,Librairie D'amerique et d'orient, Jean Maisonneuve Successeur, Paris

2013年7月

2

Early false-belief understanding in traditional non-Western societies

Proceedings of Royal Society B

Vol.280,No.1755, SCI期刊(合著)

2013年1月

3

中国民族学的民族走廊理论与穆斯林宗教文化研究(日文)

日文辑刊【中国穆斯林解读60章】

株式会社明石书店

2012年8月

 

灵明堂教义的思想源流

青海民族研究

2012年第1期

4

南方民族萨满教研究再议

思想战线

2012年第3期

5

南岭走廊民族宗教研究

宗教文化出版社(上下册)

2011年12月

6

回族宗教移民组织与家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

7

Representing Islam in China: A Case Study on the Religious Motifs of Uyghur Sermon Poems

Journal of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美国期刊

2011年第2期

8

宗教文化融合研究三题

中国宗教

2010年第3期

9

现代语境中的新疆维吾尔萨满研究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

10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

民族研究

2009年第3期

11

地域社会与信仰民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年12月

 

文章来源:刘正爱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