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国“老字号”研究,建立中国企业品牌案例库,2017年度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CUAES)企业人类学委员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CUAES)都市人类学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企业公民委员会、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企业人类学委员会等几家机构组成的老字号绿皮书编委会,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主,联合全国各省市社科院和高等院校,在全国16个省、区、市开展了广泛的“老字号”调查研究工作。
经“老字号”研究学术委员会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审读了收到的几十篇论文,推选出15篇作为2017年度“老字号”研究优秀论文,其中,高崇、祝家丰等7人撰写的5篇论文,荣获一等奖;何 敏、李全敏等8人撰写的5篇论文,荣获二等奖;包来军、张翠珍等7人撰写的5篇论文,荣获三等奖。
一等奖(5篇)
1.老字号的类型学分析-以广州市老字号为例
高崇
(香港树仁大学)
2.海外华人老字号企业的传承和跨国发展:以马来西亚余仁生为例
祝家丰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
3.老工业基地“工匠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鲁尔与辽宁的比较研究
王焯
(辽宁社会科学院)
4.老字号企业社会资本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尉建文、刘波
(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
5.“伞式”社会与老字号发展——以百年老字号王老吉为例
黄葆荣、陈鸣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二等奖(5篇)
6.北京西城餐饮老字号品牌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思路
何 敏、席文韬
(外交学院、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7.从德昂茶看少数民族茶叶“老字号”的地方性与文化价值
李全敏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
8.集体记忆与老字号的商道传承--以“义顺”商号为例
唐远雄、穆童
(兰州大学、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9.“伞式社会”与“医药航母”广药集团的创立及发展
谢圣庚、杨林
(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10.从“老大昌”的兴衰,看老字号的振兴之路
陈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三等奖(5篇)
11.河北省“中华老字号”企业网络形象建设研究
包来军
(河北社会科学院)
12.北京“中华老字号”的国际形象:以问卷调查为依据
张翠珍、高刘阳
(外交学院、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13.提升河北省“老字号”知名度研究
张彦台
(河北社会科学院)
14.老字号的生存与品牌的重塑——以山东招远“德字门”绿豆粉丝为例
曹锡山、李永杰
(滨州医学院)
15.关于以老字号主题深化“北京礼物”内涵的思考——以北京西城为例
戴时焱
(北京市西城区社科联)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企业人类学委员会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都市人类学委员会
2018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