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经济研究动态201708
作者:周学文 日期:2017-09-04 浏览次数:853
本文摘自《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基于比较优势的西藏产业优化发展研究》(杨昆, 高晓光, 朱普选)首先分析了西藏产业发展的优势,包括:1、资源优势(水光热能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2、区位优势(边境线长,具有独特的区位、地缘、通道优势);3、政策支持优势(中央一系列政策扶持)。然后对西藏产业发展短板做了分析,包括:1、农牧业产值低、附加值小;2、传统工业规模小,新兴工业有待加强;3、服务业存在效益和结构缺陷(人均旅游消费水平低,第三产业中旅游业比重大,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基于以上分析,该文提出西藏产业优化发展路径:1、做精做优旅游业,发挥旅游业带动作用。2、加快“造血”产业建设,实现西藏产业多向发展。3、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增加产业附加值。4、抓住国家发展战略大机遇,助力发展现代服务业。5、产业发展注重聚集及联动效应。
《西藏发展绿色经济路径探讨》(赵莹)一文提出,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决定了西藏必须走绿色经济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西藏发展绿色经济的路径设想:1、形成全区绿色发展氛围,政府的政策引导、企业的绿色技术和生产、全民的绿色意识并付诸行动,三方各尽其责;2、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培育各自的绿色经济支柱产业;3、保护绿色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环境,立法对破坏自然环境和绿色发展的行为进行惩罚;4、拓宽绿色经济发展之路,不断拓宽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全面履行节能减排义务,推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
《试论处理好西藏企业增产提效与惠及民生关系的必要性与对策》(张传庆)提到,处理好企业增产提效与惠及民生是西藏必须处理好的十三对关系之一,其必要性自不待言,该文对西藏企业增产提效的对策建议有:1、推动西藏企业的整合重组,实现规模化效益;2、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3、优化管理团队援藏模式,发挥智力援藏效应;4、积极开拓市场,加强民族品牌建设。西藏企业惠及民生的对策建议有:1、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2、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3、建立企业职工劳动健康保障机制;4、吸纳农牧民就业与保障农牧民工资权益。
 
文章来源:周学文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