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1日,民族理论室举行学术沙龙。本次讲座的主题为“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看教育平等”,由杨华副研究员主讲,冯卫民博士点评。理论室成员除1名外出培训外,均参与了讨论。参与讨论的还有王希恩研究员及其所指导的5名博士生。
杨华副研究员长期关注民族教育领域的政策发展,多年来一直担任中国民族研究年鉴民族教育研究综述的撰稿人。此次她针对近年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问题进行多层面分析,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加分引发的社会争议有深度的关注,同时,在研究中她也指出了区域、民族间的发展不平衡性对教育资源分布的深度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与教育平等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她建议,在制定高考加分政策时需要统筹考虑民族、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此带来的表现于经济收入、阶层背景和基础教育资源享有方面的差异,从而以相应的社会补偿政策引导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公正共享。
理论室成员在讨论中高度肯定了杨华老师在研究范式和资料信息方面的努力。大家一致认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作为平衡教育资源、达致教育公平的现实举措,其正当性与合理性有特定的制度和社会实际需求依据,只要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存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纠偏和倾斜政策就有存在的必要性。理论研究者不应人云亦云,而应当坚持正确的理论观点与看法,探究政策本真以及政策宗旨与政策衍生现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求政策推进之道。
大家还就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教育平等与民族平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