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所将组织族群问题研讨会
作者:《中国民族研究年鉴》编辑部 日期:2002-12-11 浏览次数:1534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郝时远研究员发表了五篇关于族群研究的系列论文。这五篇论文分别是:
  1. 《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载于《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2. 《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裂变中的"认同群体"与 ethnic group》,载于《世界民族》2002年第4期;
  3. 《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 《美国等西方国家应用Ethnic group的实证分析》,载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5. 《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载于《思想战线》2002年第5期。
  郝时远的这组论文是他对族群问题所做的系列研究中的一部分,各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既有对于"Ethnos"和"ethnic group"的语义考证,也有对"ethnic group"这一术语藉以出现的社会背景的考察;既介绍了国外对"ethnic group"这一术语的各种不同诠释,也考察了"ethnic group"一语在西方社会中的实际应用状况。作者对"ethnic group"这一外来概念所做的系统讨论,归根结底还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作者对中文语境中的"族群"概念做了比较全面的辨析,同时指出"族群"概念应用中的片面性和泛化问题。
  郝时远发表这组论文的背景,是国内对于"族群"研究的不断升温以及对于"族群"概念及其应用的争论。近年来,国内民族学、人类学界的很多学者都对"族群"概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些学者的意见还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甚至国外的人类学者也参与到我国学术界关于"族群"概念的讨论中。在这方面,最新的例子是美国人类学者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就"民族"与"族群"的关系问题,与四川民族研究所李绍明研究员在《民族研究》杂志上展开的讨论(参见《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和即将出版的第6期)。
  鉴于"族群"研究(特别是"民族"与"族群"的关系)日益成为我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中国民族研究年鉴》编辑部已计划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科研处和有关研究室合作,在2003年春季举行有关"族群"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议题初步拟定为"民族与族群:概念辨析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而郝时远的这一组论文,则可成为此次专题讨论的基础之一。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研究年鉴》编辑部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