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语言学科召开2013年度中期报告会
作者:燕海雄 日期:2013-09-12 浏览次数:1960

2013年9月4日,语音学与计算语言学研究室计算语言学科召开了2013年度中期报告会。参加本次报告会的人员有江荻、龙从军、王海波、康才峻、哈斯其木格、乌日格喜乐图以及燕海雄等。本次报告会由龙从军主持,主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项目进展报告会,主要围绕2013年度的创新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院重大等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交流。江荻首先介绍了本学科创新工程的总体进展情况,要求各位成员要严格按照学科月度计划展开各项工作。燕海雄、王海波、康才峻以及龙从军分别介绍了各自承担课题的进展情况,并且就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总结出的经验进行交流。

第二阶段是学术会议报告会,主要介绍最近参加的重要学术会议,并重点介绍提交的学术论文。江荻参加了“第五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Evolutionary Linguistics)。本次会议于2013年8月17日至19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和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主办,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法国和美国的近100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语言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语言与人类演化、语言的历时与共时研究、语言与大脑等主题展开讨论。江荻作了题为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re Words with Multi-Ethnics“不同族群对核心词的认知试验研究”的学术报告。

燕海雄参加了“2013汉语方言类型研讨会”。本次会议于2013年8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季刊编辑部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汉语声调类型研究”。燕海雄作了题为“论中国语言的鼻音类型与共性”的学术报告。

王海波、龙从军、康才峻参加了“2013亚洲语言信息处理国际会议”。本次会议于2013年8月17日至19日在新疆师范大学举行,新疆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新加坡中文与东方语言信息处理学会联合筹办。亚洲语言处理国际会议是专注于亚洲语言处理的系列会议,会议旨在促进世界各地亚洲语言处理各个方向的科学与技术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为满足不同领域的语言学习提供一个论坛。本次会议的宗旨是构建亚洲语言特别是我国多民族语言信息处理学术领域的交流平台,倡导多语种语言资源建设及信息处理的统一标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的机制,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水平。王海波作了题为Uyghur Stem-suffix Segmentation and POS-Tagging Based on Functional Suffixes的学术报告,龙从军作了题为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Segmentation Strategies of Tibetan bounded-variant forms的学术报告,康才峻作了题为Tibetan word segmentation based on word-position tagging 的学术报告。
 

文章来源:燕海雄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