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发展论坛2016年第四讲暨人类学论坛第七十讲综述
作者:李耕 日期:2016-04-19 浏览次数:753

张小军教授作报告

2016年4月12日上午,我所举办民族发展论坛2016年第四讲,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张小军教授受邀主讲。讲座以“让‘经济’有灵魂:‘人类学的经济学’与中国社会改革反思”为题,吸引了众多相关科研人员及大学师生。此次讲座也是我所“人类学论坛”的第七十讲,由王延中所长主持。

张小军教授担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发展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小军教授在经济人类学领域发表有《文化经济学的视野:“私有化”与“市场化”反思——兼论“广义科斯定理”和产权公平》、《象征地权与文化经济——福建阳村的历史地权个案研究》等多篇影响广泛的论文。

西方主流经济学一直把自由市场作为理论的重要起点之一,亦影响到我国经济改革的“私有化”和“市场化”走向。另一方面,国家在土地、国企垄断和诸如楼市调控中显示出来的强势计划性市场倾向。 讲座针对上述情形,从“人类学的经济学”或“文化经济学”的视角,通过与“科斯定理”的对话,探讨并论证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弊端。讲座通过文化群体动力学的“信号灯法则”,论证了中国的经济改革不应以私有化和自由市场为方向,也不能回归计划性市场,而应寻找自由市场和计划性市场两端中间的合适平衡态。张小军教授在讲座中结合物理学定律以及“经济是价值体系与社会关系的物质表述”等人类学对经济活动的界定,提出产权的公平表达才是市场的本质。产权改制核心不在于私有化和自由市场,而应该是公平配置共有产权和各有产权,以避免少数人的公有或少数人的私有。他指出,产权决定市场,市场决定效率,如果反过来效率优先,就会使得剥削滥权成为合理。张小军的观点给听众带来新颖的启发。会后众多听众意犹未尽,围绕张小军教授纷纷提问并交流感受,讲座取得了良好反响。
 

文章来源:李耕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