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智库在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智库建设老专家座谈会”,该所十余位从事藏学研究的离退休老专家和学者应邀出席,所党委书记方勇、所长王延中、副所长尹虎彬以及科研处、老干部办公室和该所藏学与西藏发展研究室的成员参加座谈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藏智库秘书长秦永章主持会议,西藏智库副理事长王延中同志致辞。他首先向与会老专家介绍中国社科院西藏智库成立的背景和意义,指出西藏智库办公室之所以设在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是因为该所在藏学研究上有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基础,其研究成果对国家决策、学术发展和新中国的藏学研究事业做出过重要的贡献,这与在座的和其他未能参会以及已经故去的老专家们的辛劳密不可分。接着王延中同志介绍了西藏智库的组织结构以及近年的工作想法,强调西藏智库是中国社科院15个专业智库之一,实行理事会制度,秘书处作为日常的工作机构,处理包括课题立项、重大调研、学术会议和日常项目等工作。为加强西藏智库的研究力量,王延中同志恳切希望各位老专家发挥自己的优势,将研究积累和心得体会传授给年轻的同志们,对今后智库发展的方向建言献策,这就是召开本次座谈会的初衷。
出席座谈会的各位老专家纷纷发言,对西藏智库建设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郭冠忠先生建议西藏智库要组织学习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习近平同志的涉藏系列讲话。希望能够从西藏解放后65年的历史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写出一部确实能够全面反映西藏近50年来情况,促进人心凝聚、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史学专著。史金波先生回忆了上世纪90年代负责中国社科院“西藏人权问题研究”课题的情况,提出要发挥我们的长处,利用原来社会历史大调查的基础,即便是做现实问题研究也不能太急功近利,下去几天就想搞个材料出来,要多看一些材料、多调查、多研究。他还指出藏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现在西藏的事情很多,本所比较擅长的是研究四个认同,即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西藏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和稳定问题,四个认同搞好了工作就顺利了。他建议智库在这方面可以多下功夫,因为本所的研究队伍对很多问题的历史脉络比较清楚,知道从哪里入手。他还提出在某些调查点上要建立长期的联系,有些寺庙的点、有些农村的点、城市的点,多建立一些固定的联系,有些问题能够直接有反映,这样容易发现一些东西,能够发现一些事情和问题、一些经典研究作品,这些对西藏智库的工作来讲都有益处。陈乃文先生根据自己在西藏长期生活的体会提出搞好智库工作要多深入基层,和西藏的老百姓打成一片,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而不是说官话、套话。陆莲蒂先生回忆了自己上世纪50年代在西藏进行社会调查的情况,强调年轻人应该加强藏语文的学习,直接与藏族群众交流。翁乃群先生建议智库在研究人员的专业背景上应该更加多元化,不仅仅有从事历史学和民族学的学者,还应该吸收人类学、政治学和宗教学专业的研究人员。他还主张加强对藏族文化多源性的研究,并以林耀华先生对嘉绒地区的藏族亲属关系和社会结构的研究作为例证,说明用传统的家族和氏族理论研究藏族社会碰到问题,嘉绒藏族基本社会组织其实是“家屋”,更多受到财产和地域因素的影响,而非血缘。李凤珍先生对清代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和清政府治理西藏历史中的若干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建议西藏智库加强与老专家们的信息沟通,定期出版信息简报。李坚尚先生提出智库应该重视涉藏的边界民族和地域问题研究。修世华先生从早年参加民族识别和编辑《中国历史地图集》工作体会说明学术为现实服务的重要意义。张江华先生简要回顾了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藏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提到当年非常重视对西藏封建农奴制的研究,也是本所藏学研究的一个优势领域,应该延续下去,这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在这方面民族所有不少研究成果和资料,比如西藏社会历史调查材料和翻译的藏文档案,可惜没能被充分利用。张国英先生建议智库加强对藏族群众宗教心理的研究,还应关注西藏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王玉平先生提出藏学研究既要进行实地调查,也要重视文献资料的价值,因为他们往往能解释问题的来源和脉络。赵秀英先生认为应时刻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发现问题的苗头,及时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不能等到势头发展严重了才着手解决,要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和联系。
座谈会的气氛十分热烈,老专家们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两个半小时过去了,仍然意犹未尽。最后西藏智库副理事长、所党委书记方勇同志进行总结发言,他提出了三点感受:一是老专家们对自己往昔工作的回顾让在座的在职同志们很受教育。大家谈到许多值得西藏智库重视的领域和问题,如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史料问题、农奴制研究、多源性问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等等,对在职研究人员的启发很大。二是各位老专家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非常宝贵,特别是深入基层从事实地调查,长时间、大范围。相比之下现在科研人员实地调查的时间和深度都还不够,应该向前辈们学习。第三,他认为各位老专家提了很好的意见建议,下一步会积极吸取改进西藏智库的工作,各位老同志提的方向上的、领域上的和专业上的建议都将被认真考虑,通过课题立项和组织建设等手段落实到西藏智库的实际工作中去。最后他代表西藏智库和民族所领导对各位老专家再次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智库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