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社会研究室主任、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副会长张继焦教授受贵州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之邀,于2016年11月14日上午,为该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做了一场题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差序格局”向“社会结构转型”》的学术报告。
张教授正在做学术报告
贵州民大民族与社会学院院长石开忠教授主持了这次重要的学术报告会,副院长王国勇教授、院党委书记李相兴副教授和王晓晖副教授、刘玉连副教授等老师出席了这场报告会。此外,有来自该校的教师及该院2014级、2015级、2016级研究生共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张继焦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人类学民族学家。他的学术报告主要围绕五个方面的内容来加以论述:
一、人类学民族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以前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以及其转型是怎样发展的?
三、关于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理论
四、研究范式的转变:从“差序格局”到“社会结构转型”——“伞式社会”和“蜂窝社会”理论的产生
五、总结:从“差序格局”到“伞+蜂窝”社会的转变以及对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影响
学术报告结束后,在场的师生与张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与互动,张教授生动形象的回答,带动了现场学术交流的气氛,拓宽了师生的学术眼界,学术报告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学术报告互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