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孔子学院邀请,我所周少青研究员于2016年11月19日-23日赴芬兰进行为期5天的学术交流活动。周少青研究员于11月19日深夜到达赫尔辛基,20日在赫尔辛基议会广场对当地的圣诞游行活动做了简单的采访和田野观察,21日下午在赫尔辛基大学举办题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法律问题”的讲座及座谈,参加者多为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孔子学院及其他学院的研究生和教师。他们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及少数民族政策表现出了相当浓厚的兴趣,有些学生非常了解中国民族政策及实践状况,一些学生还就完善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
22日周少青研究员采访了赫尔辛基市最大的清真寺,了解那里的穆斯林移民的生活与社会融入问题。
经过短短几天的访问,周少青研究员对赫尔辛基当地人及穆斯林移民的生活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总的印象是:由于城市化、世俗化和全球化的系统的影响,当地人路德宗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意识已经相当淡薄,不仅去教堂的人数大大减少,就连一些典型的宗教节庆活动——圣诞大游行也显得气氛不足:节目粗糙,过程缺乏吸引力,等等。
由于索马里陷入长期冲突和战争,有数万名索马里穆斯林难(移)民先后来到芬兰。芬兰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重视移民的社会融入,从社会保障等方面等各个方面保障穆斯林移民的权利;赫尔辛基市长亲自走访清真寺,了解移民的困难和需求,调整政府的相关政策;特别重视跨文化交流,定期组织芬兰大中小学生到清真寺去访问、交流,消除主流社会文化与外来伊斯兰文化的隔阂;鼓励穆斯林移民设立自己的宗教社会组织,以间接的政府-社会组织的模式管理外来移民,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穆斯林移民本身,都对上述政策安排表示满意。赫尔辛基的穆斯林移民表示,经过十余年的整合与发展,他们所在的群体已经由初来时期的“负担”变成赫尔辛基值得信任的人群,如赫尔辛基出租车行业有许多信誉优良的穆斯林出租司机,他们多次因拾重金而不昧、服务周到、贴心而赢得赫尔辛基市民的尊重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