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所乌云格日勒、龙国贻分别荣获院2018年“最美家庭”、“优秀妇女工作干部”荣誉
作者:张小敏 周新亚 日期:2018-03-09 浏览次数:1918

2018年3月7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了2018年度妇女工作会议暨“家风建设 巾帼建功”表彰大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王京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武寅,院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崔建民,中央国家机关统战群工部副部长、妇工委副主任马莉出席会议。王京清同志做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2017年妇女工作,部署了2018年妇女工作,表彰了我院近年来在家风建设和巾帼建功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妇女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家庭等。

20180307 院妇女工作会议及表彰大会上领导与全体获奖者合影

与会领导为受表彰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巾帼建功先进集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五好文明家庭”、“中国社会科学院最美家庭”、“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妇女组织” 、“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妇女工作干部”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牌。

我所尹虎彬副所长、民族所妇工委全体成员及受表彰同志参加了大会。在所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所同事的支持下,我所妇工委推荐的候选人乌云格日勒、龙国贻,经院妇工委委员会评选,分别获得“最美家庭”、“优秀妇女工作干部”殊荣。

 

乌云格日勒的一家是一个知识型、学习型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和谐的三口之家。他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们全家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绿色,勤俭,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乌云格日勒的爱人色音是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任民族文化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社会上兼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等诸多职务,出版和编辑30本书,发表130多篇学术论文,2015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

乌云格日勒的儿子胡荣格从小学开始多次荣获北京地区和全国奥数奖项,甚至曾荣获日本奥林匹克数学国际竞赛一等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在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在高中阶段参加《青藏高原地区大型真菌菌种鉴定》课题,人大附中研究性学习成果评审与答辩中获得一等奖,在2015至2016学年度海淀区高二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征集与交流评选中获得一等奖,201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一等奖;现在已经中央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一名大学生了。

龙国贻同志系民族所上一届妇工委最年轻的成员,本届妇工委的副主任。她的主要业绩是成功组织、主持“舌尖上的民族所”美食节活动。“舌尖上的民族所”美食节活动,是按照所党委和行政例会要求,为加强民族所各部门、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增强民族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丰富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由妇工委组织所风建设的活动之一。龙国贻克服了人力的不足,身兼数职,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美食的提供者之一,还是活动的主持人,把这次有特色、有温度的所风建设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获得了全所同志的一致肯定,达到了通过活动增强民族所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作用。

 

国贻同志统筹兼顾了妇女工作和科研工作。她是中央民族大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社科院民族所副研究员,贵州民族大学兼职教授。作为一位青年学者,她主持并完成了国家及部委课题8项,参与国家重大及特别委托课题5项,在权威学术刊物《中国语文》、《方言》、《民族语文》《语言研究》等发表系列学术论文,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数篇。她担任妇女干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抚育幼女、照顾老人,她成功地向我们诠释了妇女干部可以同时兼顾工作与家庭、处理好科研与行政之间的关系。

我所去年在全国妇联和中央国家机关妇工委举办的最美家庭“图说家史”荐评和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奖的刘晓春研究员作品“鄂伦春族第一位博士的家族史”,在大会上两次被领导提出表扬;我所往届“最美家庭”获奖者阿迪娜, 也得到点名表扬。

 

1月23日,刘晓春作为鄂伦春族第一位博士,为观展市民讲述她家的故事(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于颖摄

正如武寅同志指出的那样,成绩是拼搏出来的。我所的妇女工作要抓住机遇,在所党委领导下,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任务,再接再厉,以新的精神面貌和更大的勇气,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发挥优势,在新时代作出新的成绩。

 

 

 

文章来源:张小敏 周新亚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