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减贫与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作者:杜发春 日期:2015-01-08 浏览次数:1633

2014年12月13日-14日,由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社科院民族学所经济研究室和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协办的“中国西部地区减贫与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农业大学举办。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和中国的4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就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举办此次国际会议的目的是向国际上展示中国的扶贫工作成就和经验,深入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农牧区贫困问题发生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研究如何加强农村对自然资源的管理技能来实现贫困社区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管理,为国家和地方有关扶贫和发展部门建言献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海翔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张海翔指出,减贫和经济发展问题不仅要作为科学问题来研究,更要提出解决措施。希望与会专家积极贡献智慧,针对减贫与经济发展问题开展深入研讨,总结、提炼减贫和经济发展的案例和模式,通过理论研究真正推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他还希望与会专家能同心携手做减贫事业的实践者,让大山里的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让研讨会真正结出硕果。

出席会议的中方专家主要有: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正跃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虹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丽君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克强教授,中国社科院民族学所经济研究室主任丁赛研究员,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杨先明教授,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郑宝华研究员,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赵鸭桥研究员等。出席研讨会的外方专家有10人:Gregory N. Price(美国兰斯顿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Juliet Elu (非洲财经研究会主席、美国墨好思大学经济系主任、教授),Tiffany Bussey(墨好思大学创业中心主任、教授),Michael Scott(墨好思大学经济系),John Bruce(国际土地和发展中心主任),Tommaso Previato(意大利罗马大学博士),Michael A. Fullen(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土壤学教授),李宗敏(福特基金北京办事处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官员),Anne Ostermann和Stefanie Goldberg(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世界农林中心德国籍博士后)。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副院长杜发春主持了开幕式。

有三位著名学者作了主旨发言,他们是张丽君(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积极促进中国民族地区兴边富民政策转型升级”;Gregory N. Price(美国兰斯顿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知识青年和劳动力市场返回学士学位和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研究”;李文军(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管理系教授、博导):“游牧民定居:无法回避的资源约束”。 李克强教授主持主旨发言,Juliet Elu教授对主旨发言进行了评议。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各国专家围绕“农村减贫中的社会性别因素”、“贫困发生机制及其原因”、“农牧区土地利用与社区发展”、“发展主体性、牧民定居与生态移民”、“云南民族地区减贫研究”、“青海三江源地区减贫研究”六个专题进行发言和讨论。与会专家认为,解决贫困问题要走内生发展之路,要提升民众的能力素质,依靠其自身努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者也要携手合作,创建合作平台,密切联系,为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减贫事业献计献智。会议收到论文20篇。
 

张海翔教授致辞

张海翔教授致辞

会议进行中

会议进行中

会场一瞥

会场一瞥

合影

合影

 

文章来源:杜发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