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延吉市举行
作者:郑喜淑 日期:2016-08-31 浏览次数:1497

2016年8月17日-18日,由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主办,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延边历史学会承办的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2016年年会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延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辽宁大学、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延边州博物馆、延边州档案馆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等60多人参加了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正式开幕之前,全体与会代表瞻仰《朱德海同志纪念碑》(朱德海同志为中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首任书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任州长,该纪念碑名由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题写),并敬献鲜花。

开幕式由延边大学科研处处长金洪培教授主持,由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郑信哲会长致开幕词、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朴今海院长致欢迎词。之后,国家民委李德洙原主任讲话。他说:“过去,在中国朝鲜族历史中,涌现出一大批代表人物。有被称为“五个第一”的韩乐然,有被称为“八路军炮兵创始人”的武亭,有传奇的“革命者张志乐”,有被毛泽东主席称为“铁夫主义”的李铁夫,有东北抗联创始人之一李红光,还有军歌作曲者郑律成等。所以,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召开‘由人物看朝鲜族研究’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意义非常大。”同时,李德洙同志提出如下希望与建议:第一,对历史人物研究的认识要有新的突破。人是历史的主题,而历史人物是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历史人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进步的历史人物,是凝聚人心,鼓舞人民的精神力量。第二,在人物研究对象上,要有新突破。如今,朝鲜族历史人物研究中,存在几多几少、一般化多、缺乏一个规划,缺少重点等不平衡、不深入、不系统问题,今后研究要着重解决好这几个问题。第三,在研究资源整合上,要有新的突破。在这里,一要“大单位”、“大人物”要带好头,二要“以规划为龙头”,三要在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跨民族的合作与整合上有创新和尝试;第四,在人物宣传的形式和效果上,要有新突破。要加强人物研究的科学性、读物的可读性、宣传的时效性。最后,李德洙同志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够在朝鲜族历史人物的研究、宣传和队伍建设上有新进展。

开幕式后,黄有福教授和金春善教授分别做“朝鲜族人物史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和“光复前朝鲜族历史人物解读”的主旨发言。

此次研讨会提交论文30多篇,多以人物研究为主,例如《朱德海的历史功绩及地位》(崔国哲)、《韩乐然研究》(金东洙)、《抗日民族英雄李红光及其精神》(郑信哲)、《金鼎奎的教育思想研究》(金海英)、《抗日联合政府县长王巍》(李印林)、《东北抗日教导团参谋长崔允龟》(全正革)、《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朝鲜人》(崔凤春)、《对许成淑烈士的口述史研究》(高承龙)、《林春秋在延边大学创建过程中的贡献》(刘建林)等,共有20人在大会上进行发言交流。

在综合讨论发言中,朴文一、黄有福、禹宾熙、金春善、孙春日、崔凤春等教授进行点评和讨论,肯定了历史人物研究成果,也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应克服的问题,学术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此外,借此次年会还举行了《吉林省安图县石门镇茶条村志》出版暨赠书仪式。朝鲜族乡村志编撰工作是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主导推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茶条村志》属第一部。

会议代表合影

 

文章来源:郑信哲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