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下午,由民族历史研究室主办的民族史论坛2016年度第四讲在我所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主讲人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金龙教授,报告题目是《隋代虞弘族属及其祆教信仰》。尹虎彬副所长出席论坛并讲话,我所专家学者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同行共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民族历史室副主任彭丰文主持。
张金龙教授长期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领域耕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特别在北魏史研究领域有深厚的造诣,其十卷本《北魏政治史研究》是这一领域的扛鼎之作。张金龙教授在中国古代军事管理制度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出版了《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治乱兴亡——军权与南朝政权演进》等专著,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文史哲》、《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汉学研究》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
1999年7月,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发掘出隋代虞弘夫妇合葬墓,其石椁上雕刻着带有浓郁异域风情的精美图案,加上保存基本完好的《虞弘墓志》等文物,引起学界高度关注,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长期以来,围绕虞弘族属及其宗教信仰,学界展开了热烈讨论,涌现了不少研究成果,然而众说纷纭,并未形成统一意见。在本次讲座中,张金龙教授提出了独家创见。张金龙教授依据虞弘墓志提供的线索,充分运用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结合北魏隋唐具体历史文化背景,对隋代虞弘及其先祖政治经历、族属来源和宗教信仰等问题进行新的探讨。张金龙教授认为,《虞弘墓志》所载“鱼国 ”是指已经灭亡的茹茹(茹)国,即柔然游牧汗国;“尉纥驎 ”为尉纥或袁纥、韦纥之省书,是指北魏高车(敕勒)六部之一的袁纥部;虞弘信奉祆教,可能是由于其年少出使波斯时接受了祆教洗礼,也可能由于其所属部族高车袁纥部原本就信奉祆教。
尹虎彬副所长高度评价了张金龙教授的演讲报告,并且指出,张金龙教授通过扎实的文献梳理的方法来探讨历史人物的宗教信仰状况,这种研究方法对民俗学研究也很有启发意义。与会人员围绕张金龙教授的演讲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相互切磋,充分交流了意见和看法,达到了促进学术交流、开阔学术视野的效果。大家对于虞弘生前信奉祆教这一点基本达成共识,但是由于隋唐时期之前的北方草原民族留下的文献资料十分有限,关于虞弘族属的认定,仍然是一个观点多样、悬而未决的问题,今后相关的探讨还将继续进行。本次讲座对推动这个问题的最终解答是积极有益的尝试,对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欧亚文化交流史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讲座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