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语言实验研究室、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邀请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青年学者C·巴图道尔吉博士作题目为《蒙古国语言文字政策回顾》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会在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三楼会议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语言实验研究室主任呼和研究员主持,曹道巴特尔研究员,布日古德副研究员,哈斯其木格博士、乌日格喜乐图博士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等14位学人前来参加报告会。
C·巴图道尔吉博士作报告
C·巴图道尔吉博士主要从事蒙古语文学文献研究、语音声学研究以及蒙古国语言文字政策研究。师从蒙古国科学院院士L·包鲁德院士,撰写学位论文《<耳饰>文献学研究》,于2007年获蒙古国新文化学院硕士学位,其成果作为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学丛书”第六辑出版于2009年。C·巴图道尔吉留学内蒙古大学,完成学位论文《喀尔喀方言语音实验语音学研究》,于2014年获博士学位。
C·巴图道尔吉博士通晓汉语,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创新工程海外民族志《蒙古国布里亚特人社会文化现状调查研究》课题蒙古国科学院方面的接待者和写作者,于2015年参与课题组在蒙古国期间的调查研究。这次他应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周边语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邀请来我国进行相关课题的撰写工作。
报告会现场
自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蒙古国进行过多次的文字改革,经历过拉丁化、斯拉夫化等多次运动,1942年起使用西里尔蒙古文至今。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大部分文字改革背后都有苏联的干预。C·巴图道尔吉博士在报告中,以大量的原始文献图片资料为依据,系统回顾蒙古国近百年的语言文字政策变动,分析阐述蒙古国目前所实施的语言文字政策的来龙去脉和实际效果。
本次报告会包括报告和讨论两个环节,呼和研究员充分肯定本次报告的学术价值,感谢C·巴图道尔吉博士在百忙之中能够来我所作报告,希望参会专家学者围绕报告主题展开交流。布日古德副研究员、哈斯其木格博士、乌日格喜乐图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乌云娜布其等就关心问题与C·巴图道尔吉博士进行积极的互动。
部分参会者合影
信息来源:民族语言实验研究室、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