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与村民代表座谈精准扶贫实施情况
作者:高晋 日期:2017-03-20 浏览次数:771

2017年2月10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特大项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子课题“一个苗族贫困村的精准扶贫实践——以凤凰县腊尔山镇追高来村为例”课题组与凤凰县腊尔山镇追高来村17名村民代表召开了追高来村精准扶贫开展情况座谈会,会议由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刘小珉主持。

凤凰县腊尔山镇追高来村有9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276户,1343人。课题组在9个村民小组各请了2位村民代表座谈,其中1位是各村民小组中评议建档立卡户5人小组中的非干部成员,1位是普通村民。应到18人,实到17人。

座谈会现场

课题组负责人刘小珉介绍了此次座谈会的目的是了解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在追高来村的实施情况,主要包括追高来村村民对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包括精准识别工作是谁负责,什么标准,什么程序,什么时间,是否公示,异议和纠纷有多少,怎么处理,对今后的扶贫工作有什么建议等;17位村民代表结合自身情况踊跃发言。

首先,在针对村民是否了解中国农村精准扶贫相关政策上,大部分村民表示清楚。他们表示知道本村精准扶贫贫困户的标准。尤其是村民代表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了解自己的贫困标准,知道自己已成为建档立卡户,了解农村扶贫工作组的各项工作安排,对村扶贫工作组的精准扶贫相关公示表示熟悉。其中,村民代表吴先生说,自己了解建档立卡户的硬性标准,拥有楼房、轿车、商铺的家庭是不符合的。他表示自己参加过村委会举办的精准扶贫户评选会议,对精准扶贫工作组情况了解详细。当然,也有部分村民对农村精准扶贫政策了解程度不够,对贫困标准、是否建档立卡、建档立卡户公示情况不了解。村民代表龙先生说,自己有黄牌牌,应该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但是不清楚评选上的具体条件和程序,对政策宣传、各项公示都不太关心。

其次,村民们还针对精准扶贫项目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表了意见。村民代表都赞成修筑良好的交通道路和机耕道。大部分村民代表对目前追高来村的公路和机耕道比较满意,他们认为公路和机耕道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精准脱贫有很大的帮助。其中也有个别村民代表认为机耕道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自家农田,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应该科学选址、合理规划。

在对扶贫工作和扶贫政策的建议上,村民代表们踊跃发言,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建议表达出来,会议气氛活跃,反应良好。

课题组刘小珉、石金群、刘诗瑶、王双识、高晋、陈俊鹏等6位成员和村民一起座谈。通过座谈,课题组对追高来村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为村民基本了解、拥护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政策在追高来村实施顺利,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如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等。课题组将村民代表的一些意见反馈给村委会,希望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追高来村做出更好的成绩,尽快实现贫困村脱帽,贫困人口整体脱贫。

 

文章来源:高晋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