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古文献研究室学术报告
作者:孙伯君 日期:2012-07-23 浏览次数:2461

主持人:聂鸿音

时 间:2012-7-24下午、7-25下午

地 点: 6号楼前大会议室

 

1,报告人:林英津

时 间:7-24下午14:00-15:20

报告题目:西夏语文研究专题

主要内容:基于个人研究工作的经验与省查,尝试论述充分解读西夏语文献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四行式”的释文格式及以西夏语语法为本的解读考量。西夏语语法的基本性质,理当是解读文献的首要准绳。

报告人简介:林英津: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兼任教授。从事西夏语文研究二十余年,力求以现代语言学的规范原则对西夏语文献进行深度解读。主要著作有《夏译孙子兵法研究》、《西夏语译<真实名经>释文研究》等。

 

2,报告人:荒川慎太郎

时 间:7-24下午15: 30-17:00

报告题目:近年来西田龙雄教授的西夏语文研究

报告人简介:荒川慎太郎(ARAKAWA Shintaro):京都大学文学部博士,现任东京外国语大学准教授,兼任日本辽金西夏史研究学会理事、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研究员、《西夏学》编委。研究领域涉及西夏语言文字、文献解读、宗教等等。主要论著有《西夏語通韻字典》、《夏藏対音資料からみた西夏語の声調》、《西夏詩の脚韻に見られる韻母について》、《東京大学所蔵西夏文断片について-西夏語訳<大智度論>断片》、《ロシア所蔵西夏語訳<般若心経註>の研究》等。

 

3,报告人:马颂仁(Pierre Marsone)

时 间:7-25下午14:00-16:00

报告题目:契丹族文化里的“天”

主要内容:比起中原,突厥民族,特别是契丹族显然给了“天”更为明显的位置。契丹朝创立者耶律阿保机又確定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天”的存在。

报告人简介:Pierre Marsone,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汉学博士,现任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教授,主讲中文史料翻译等课程。研究领域涉及中国辽金宗教、历史、文化,以及日本禅学、汉字语义分析等等。主要著作有:《王重阳与道教全真教运动的创立》、《王重阳的生品及著作》、《日本僧人栄西所著“兴禅护国论”的翻译和注释》、《辽、金、元三代的历史、社会与宗教》等。

 

 

文章来源:孙伯君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