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澳大利亚应对濒危语言问题综览
作者:木仕华 日期:2014-07-31 浏览次数:2227

会议进行中

会议进行中

2014年7月29日澳大利亚悉尼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 Australia)博士候选人惠艾丽(Alexandra Grey)女士应邀在我所作了题为:1、澳大利亚应对濒危语言问题综览 (An overview of responses to language endangerment in Australia)2、中国的语言权利对壮族青年人的影响: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Sociolinguist research on whether China’s language rights influence young zhuang people)的学术报告。

报告会首先介绍了澳洲土著语言的基本现状和土著语言的语言类型特征,接着全面而细致地介绍了澳大利亚自立国以来,针对土著民族语言的语言政策、语言态度、语言研究、语言权利的历史性变迁、土著濒危语言的保护和抢救措施和现今的实践成败得失经验。

澳大利亚的土地面积为世界上领土面积第六大之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及巴西)。澳大利亚总人口数为19,573,229(2001)。在欧洲移民到达之前,原住民居住在澳洲大陆的各处,分布有260种土著民族语言,各土著民族在发展中育成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宗教文化传统。

从1880 年代到1960年代,英国殖民主义者统治澳大利亚后,实施了“同化政策”(assimilation policy),提高英语地位,压制土著和其它移民的语言,其结果导致了土著民族语言现今仅剩160余种,仅有二十种土著语言还有一定比例的语言使用者。

1970年代初期,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兴起,基于不同移民所带来的不同语言,澳大利亚政府开始承认非英语得与英语共同存在与发展,政府承认语言资源的富水池效益,可以创造经济发展的机会,政府会坚持增进多元文化的效益,多元文化主义成了澳大利亚政府的奋斗目标。

澳大利亚国家语言政策在双语教育中得以实施,政府承认土著民族语蕴藏着极大的知识经济、文化等的知识传统,尊重土著民族,实现民族和族群和解。澳大利亚为了使第二语言学习教育得以发展,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投资二千二百万澳币作为发展“澳洲第二语言学习计划”(Australia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Program,ASLLP)以作为基础的教师训练、教学资源。

“澳洲国家语言及识字机构”(National Languages and Literacy Institute of Australia)努力传播人民因学第二个语言所引起好处,并宣传学习除了英语以外的一种语言所产生的优点。

此外,结合语言政策和语言抢救保护惠艾丽还对澳洲南岛语的分布、土著人口数量比例、语言政策、语言和谐与语言文化多样性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知,以及澳大利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针对土著语言的有关语言法案和管理条例等作了详尽的说明。惠艾丽女士还结合正在开展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族语言权利专题的田野调查,对中澳两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权利保障、土著民族文字创制经验、双语教育政策等内容作了比较分析,还介绍了专题调研的进展和下一步的计划。

惠艾丽女士与我所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互动,并期待与民族所开展进一步的合作交流。我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方勇先生与语言片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报告会。

 

文章来源:木仕华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