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论坛2016年第四讲
作者:彭丰文 日期:2016-11-01 浏览次数:1094

时间:201611月8日(星期二)下午2:00-4:00

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第一学术报告厅

题目:隋代虞弘族属及其祆教信仰

演讲人:张金龙教授

主持人:彭丰文

讲座联系人:陈晓伟

联系电话:15110266911

 

演讲人简介:

张金龙,男,1965年生,甘肃甘谷人,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及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宝钢教育奖、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等多项奖励,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文史哲》、《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汉学研究》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北魏政治史》(第一至十册)、《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治乱兴亡——军权与南朝政权演进》等专著。

讲座内容提要

本次讲座拟结合具体历史文化背景,对隋代虞弘族属或其先世来历、宗教信仰等问题进行新的探讨。张金龙教授认为,《虞弘墓志》所载“鱼国 ”是指已经灭亡的茹茹(茹)国,即柔然游牧汗国;“尉纥驎 ”为尉纥或袁纥、韦纥之省书,是指北魏高车(敕勒)六部之一的袁纥部。虞弘先世曾在柔然统治之下,后与其部落一起被征服或主动归降北魏,被安置在“尉纥驎城—— 位于六镇东部四镇辖区由袁纥部驻守的某一城戍。虞弘祖父奴栖以领民酋长身份参与了北魏孝文帝末年(498 )袁纥树者领导的叛魏行动并率部民回到柔然境内,其父君陀(俟斤丘升头)后任茹国莫贺去汾达官,并于521 年至怀朔镇(州)迎接前一年逃亡北魏的柔然可汗阿那瓌。柔然灭亡前夕虞弘出使北齐时被扣留,缘于突厥强大的压力和北方政局的急遽变化,虞弘等柔然遗民出于自保,遂以“鱼”姓替代“茹”姓,既而又改为“虞”姓。虞弘及其家族信奉祆教,不排除其年少出使波斯时接受祆教洗礼的可能性,但更是因为其所属部族原本就信奉祆教,北朝至隋代入华的柔然人信仰祆教有确切的文物证据,而高车人的历史及习俗显示,袁纥部或许早就接受了祆教信仰。

文章来源:陈晓伟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