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
承办:南方语言学科、计算语言学科
时间:2012年10月11日(周四)9:00-16:00
地点: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一楼大会议厅
报告一
报告人:杨将领
评议人:徐世璇
题 目:藏缅语数量短语组合顺序(结构)和个体量词的能产性
摘 要:NC型藏缅语名数量短语可以通过反响型结构“名+数+名”的形式,不断地产生出个体量词,因此,个体量词都比较丰富、发达。而CN型语言名数量短语是“名+量+数”形式,由于名词与个体量词紧邻、相连,个体量词来源于名词,数词又可以直接修饰名词组,名词与个体量词的关系,结构上就有歧义:是“名词+(量词+数词)”关系,还是“(名词+名词)+数词”?这是CN型语言个体量词不能产,语法上不能强制的根本原因。
报告二
报告人:龙从军
评议人:江 荻
题 目:书面藏语副词和副词性短语的类型分析
摘 要:书面藏语中能够独立使用的副词数量并不多,副词及副词性短语与格标记、其他助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同形的格标记、结构助词和连词的正确认识有利于系统地认识副词及副词性短语。本文主要讨论藏语基本副词的特点,副词与格标记、其他助词的关系,以及对一些具体副词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修正对藏语格标记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认识格标记在藏语语法体系中的功能。
报告三
报告人:龙国贻
评议人:李云兵
题 目:藻敏瑶语汉借词主体层次借源考
摘 要:本文以油岭土话作为藻敏瑶语代表点,通过油岭材料求出藻敏瑶语汉借词的主体层次,并提取主体层次的多项语音特征,如梗摄开口二等的主元音为a、咍韵主元音为圆唇元音等。将这些语音特征与上海师大语言所根据1029个方言数据库得出的全国汉语方言特征图进行比较,发现藻敏瑶语主体层的多项特征与江西方言一致,说明其地域来源应是江西一带,即藻敏瑶语汉借词主体层次的借源并非湖南汉语方言,而是南唐之后、北宋之前的江西汉语方言。
报告四
报告人:布日古德
评议人:曹道巴特尔
题 目:论《蒙古秘史》音译汉字分类问题
摘 要:《蒙古秘史》是一部体现中世纪蒙古语的重要文献。现存的版本是用汉字拼写蒙古语语音的音译汉字本《蒙古秘史》。该文献共使用了570余字,这些音译汉字都遵循着严密的规则拼写了蒙古语的语音。本报告主要对《蒙古秘史》音译汉字进行分类与整理,并根据蒙古语实例,统计其使用频率以及在词语中的出现位置,从而科学论述蒙古语音译汉字拼写方式的整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