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2014)新疆座谈会纪要
作者:孙懿 日期:2014-07-29 浏览次数:2908

《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2014)新疆座谈会,在新疆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的支持与新疆自治区民宗委协调下,2014年7月2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局会议室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有《大调查》项目首席专家、新疆调研团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新疆调研组组长何星亮、刘正寅、郭泰山和调研组主要成员,以及新疆自治区党政部门的有关领导和负责人。

座谈会由新疆自治区民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张若璞主持。首先,王延中所长介绍了《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次座谈会的目的。其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部、宣传部、发改委、政策研究室、统计局、教育厅、文化厅、新闻出版局以及民宗局等35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做了发言,介绍了新疆近年来各方面发展的相关情况:

一、长治久安与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长治久安与经济社会稳步发展话题贯穿座谈会始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指示精神以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使命,全面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中央对新疆工作提出的要求,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进一步明确新疆工作着力点,增加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严密防范和打击“三股势力”,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只有稳定才有发展,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解决出现的问题,使新疆经济迅猛发展。2013年全区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生产总值达到8510亿元,比2009年翻了一倍,年均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37847元,比2009年增长47.2%。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的阶段,2010年---2013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加大,四年累计完成投资2.26亿元,是2000—2009年时间总和的1.6倍,年均增长30.2%。民生改善取得新成就,2010年---2013年自治区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累计达7067亿元,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每年保持在70%以上,2013年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982元和7394元,分别是2009年的1.6倍和1.9倍,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2009年的3.16:1缩小到2.7:1。

虽然近年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但经济发展仍然滞后,201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4.3%。经济结构不合理,给稳定就业带来很大压力,2013年新疆三次产业比重为17.4:46.4:36.2,一产偏大,二产失衡,三产偏低,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吸纳就业特别是稳定就业的岗位有限,全疆每年新增就业人员中60%为灵活就业,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基础建设仍然薄弱,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近4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的势头,但2013年仅是内蒙古的52.6%和陕西的51.1%。社会事业发展诸如: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设滞后,给实现长治久安造成很大困难,特别是南疆社会发展滞后,成为维护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难点和重点,南疆四地州自然环境恶劣,人均占有资源量很少,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占全疆的41.3%,但生产总值仅为全疆的16.3%,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全疆和全国平均水平,年人口增长约15万人,人口过快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矛盾日益突出。

二、文化事业与教育发展

文化事业与教育发展是座谈会的重要话题,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自治区党委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战略选择,把现代化文化置于引领全局的特殊重要位置。第二次中央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第八届七次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坚持以现代化为引领,以建成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细想蔓延等为重点,着急解决新疆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梦”为主线,积极推动“去宗教极端化”;坚持文化惠民,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用文化滋养各族群众精神世界;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自治区的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2013年新疆有各级各类学校9127所,在校生462.1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81%,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净入学率97.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9.04%,比2009年提高12.2个百分点。职业教育持续发展,2011年中央支持开办了内地新疆中职班,在校生规模达到9900人。高等教育稳步推进,2013年全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2009 年增长7.1个百分点,普通高吸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2013年达到88%。教育投入持续增加,2009—2012年全区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从256.02亿元增加到462.72亿元,年均增长21.8%,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自治区GDP的比例从6.06%提高到6.46%。教育援疆成效显著,截止到2013年已实施项目244项,投入53.03亿元,占教育规划总投入的54%,培训教师3.72万人次,派出支教教师近2000人。同时也提到了教育工作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学校思政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双语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办学条件差,人才短缺,不能很好的适应新任务、新要求,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函待加强。

三、旅游业与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

这个话题也是座谈会的主要内容,新疆旅游产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95年新疆旅游总收入11亿元,2013年为673.24亿元,增长61倍,平均每年增加近36.79亿元,截止2013年底,新疆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51家,其中5A级景区7家,4A级43家,3A级85家,星级饭店417家,其中5星级16家,旅行社381家,旅游从业者近40万人,新增旅游直接就业2万多人。旅游市场推广工作采用了:抓旅游形象宣传、放大旅游援疆优势、拓展旅游市场格局、加大旅游市场的整治力度、加强旅游安全工作,加强了旅游业的标准化建设,这些措施使旅游业迈上新了的台阶。

为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习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自治区党委部署在全疆各级部门抽调20万名干部展开为期3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首批11000多个工作组,74390名干部于2014年初全部住村、社区展开工作,是促进新疆科学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夯实基础、长治久安的重大治本之策,是加强新疆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部署,各级干部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踊跃报名,融入基层,融入群众,不畏艰苦,不计得失,走访了群众1850.2万人次,展开教育活动207.7万场次,受教育群众1754.7万人次。各地确定民生建设项目1.5万个,完成2953个,各级工作组投入帮扶资金64189.2万元,帮扶重点户、贫困户33.9万户。各级工作组化解矛盾纠纷5.93万件,解决群众关心问题4.63万个,此项活动进展顺利,成绩初现,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座谈会上,相关部门还就新疆民族宗教、社会救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卫生事业、广播电视等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座谈与交流。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座谈会有助于新疆调研组全面了解新疆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纵观全局,为调研组下一步开展深入调研奠定了基础,同时希望调研组通过调研如实反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全貌,为党中央治疆政策献言献策。 

大调查-新疆座谈会

民族大调查-新疆座谈会

大调查-新疆座谈会

民族大调查-新疆座谈会

文章来源:孙懿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