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人类学到人类学公众形象的建构
From public anthropolog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image of anthropology

内容摘要: 在面对"他者"时,人类学共同体也需要不断反思"自我"、寻求"自我"认同并形塑学科的文化自觉。通过外向拓展、横向扩展和纵向延展,人类学共同体不断突破"边界",进而走向公共人类学,这将激励人类学家对公共议题和公共事务的参与,在更有效地发挥人类学的应用价值之时,也使人类学知识为公众所接纳、使用与拥有,建构人类学公众形象。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应辩证地看待人类学与所谓"公知"的问题,充分尊重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及研究对象和公众的话语权。
 


关键词:人类学共同体;公共人类学;公众形象;


作者:朱凌飞(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来源: 《思想战线》 2014年 第4期


中图分类号:C912.4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