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之辨

内容摘要: 中国人类学“本土化”主张已经有时日,成果和效果似乎总不尽如人意。何故?笔者认为:1,“本土”的知识谱系没有完整梳理,近代以降,在西方“文化霸权”之下甚至自我毁损;2,步西式人类学之后尘而未对其进行自主性的质疑;3,以“文化自觉”主人翁心态、姿态进行创新实验和实践的成果少。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略备分析,不当之处,祈请指教。


关键词:本土; 质洋; 实践;


作者:彭兆荣(厦门大学)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2014年 第4期


中图分类号:C958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