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民族志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
——以卡尔·巴格利的“确保开端”项目为例

内容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民族志写作的"表述危机",表演民族志在欧美等国家迅速发展起来。乔治·米德的实用主义互动论、美国种族理论和与之相关的表演作品、亨利·吉鲁的抵制行动观点以及源自拉美的"证明式叙事"和"记忆"两个概念是表演民族志的重要理论来源。表演民族志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艺术性、体验性、表演性和批判参与四个方面。通过简述卡尔·巴格利"确保开端"项目从制作到演出的过程展现表演民族志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表演民族志在呈现作品精准性、评判标准选择和可推广性等方面遭到了质疑,但这些问题可通过与具有艺术表演素养的专家合作、提高研究者自身鉴赏力等途径加以解决。


关键词: 表演民族志; 人类学; 表演性; 多学科性; 教育人类学;


作者:周兰芳(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贵州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陈学金(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2014年 第4期


中图分类号:C912.4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