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乌兰察布开荒与退耕政策的历史考察

内容摘要: 过度农垦是乌兰察布荒漠化的直接原因之一,但不是深层原因。荒漠化的深层原因是影响和制约人们活动的政策。考察乌兰察布50余年的历史,在不同时期执行了不同的开荒、禁荒政策,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只有弄清历史上乌兰察布关于垦殖的政策及其成因,才能从深层次上认识荒漠化的不断扩展,才能制定出对症下药的、科学合理的治沙方案,才能更好地保护祖国北疆的生态安全。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对现阶段实施的"退耕还林(草)、退耕还牧"政策认识的深化和巩固,避免政策出现反复。 

【基金】 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新中国成立后乌兰察布荒漠化防治问题研究”(NJZC13294)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乌兰察布;开荒与退耕;政策;历史考察;


作者:何学慧(集宁师范学院政史系), 赵国材(集宁师范学院政史系)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 第1期


中图分类号:F326.2;K27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