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随迁子女的人际交往与文化适应策略
——基于北京市XZ打工子弟学校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内容摘要: 应用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进入北京市XZ小学考察维吾尔族随迁子女的人际交往与其文化适应策略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师生和谐交往有利于维吾尔族随迁子女更好地实现"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同伴友好交往是维吾尔族随迁子女实现文化适应"整合"策略的必要途径;日常化的亲子交往有利于维吾尔族随迁子女保持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使其避免选择"同化"或"边缘化"的适应策略。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的人类学研究:基于对首都随迁子女教育活动的田野观察”(项目编号:12BSH061);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维吾尔族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状况调查研究: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项目编号:14JYB021)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维吾尔族;随迁子女;人际交往;文化适应;教育人类学;


作者:海路(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张旭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 降初卓玛(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来源: 《民族教育研究》 2014年 第6期


中图分类号:G750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