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
——理念转变、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内容摘要: 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对建设法治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理念从“人治”到“法治”的变迁背后的政府定位和价值导向,并进一步分析了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所面临的困境:民族法治体系不协调、行政干预的效率衰减问题、民族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冲突以及官僚体系的“体制性迟钝”与民族政治“效率需求”的矛盾。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耦合形成复杂的体制性难题,严重阻滞我国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文章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整民族立法思路突破法理困局、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民族地方法治社会建设以及民族事务治理方式适度“去行政化”,推进我国民族事务治理过程的法治化。


关键词:法治化;民族事务;治理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作者:杨鹍飞(著)(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2015年 第5期


中图分类号:D921.8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