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关键符号在旅游场域中功能的异化
——以民族服饰为例

内容摘要:  现代旅游日益成为一种全球性流动。就目的地而言,旅游引发的是当地社会与文化的结构性变迁。一些文化符号,如民族服饰,在旅游资源整合中,被用于构造本地化的旅游文化"景观",营造某种突出异文化吸引力的"地方感"。然而,被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文化符号,其原有的意义与功能也在旅游场域中悄然改变。本文讨论作为民族关键符号的民族服饰在旅游中功能的"异化":一方面,某些过去没有的功能"突生",表现在民族服饰的资源化、符号化、媒介化、商品化、工具化、舞台化六个方面;另一方面,一些原有功能则逐渐被"减抑",表现在民族服饰的去魅化、去内涵化、去情感化、去个性化四个方面,最后讨论促发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民族关键符号; 民族服饰; 旅游; 文化变迁;


作者:高婕(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2014年 第1期


中图分类号:F592.7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