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信仰中的社会性别构建
——以怒江娃底傈僳人为例

内容摘要: 盖尔.卢宾曾提出"性/社会性别制度"概念,用此概念考察基督教信仰对娃底傈僳人婚姻过程、性和性别关系的影响得知,基督教与娃底人在"性/社会性别制度"上存在互动与共存关系,这为傈僳族社会的发展建立了内在基础。同时,在"中秋会"和逃婚过程中,娃底傈僳人还表现出制度化行为的特征,这表明娃底社会存在着"性/性别平衡机制",这一机制是基督教信仰下傈僳人社会性别构建过程的基础。


关键词:婚姻;“性/社会性别制度”;基督教;傈僳族;“中秋会”;


作者:卢成仁(著)(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财经学院法学院社会工作系)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 第5期


中图分类号:B972;C912.4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