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以黑龙江省某高校为例

内容摘要: 20世纪末,心理学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思想转向—由病态心理学转向积极心理学,从而带动了心理学实践方向的改变。本文以黑龙江省某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为服务对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优势特质和心理需求,结合调查结果,设计并开展了针对所有少数民族大学生而不是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服务。服务的目标也不是校正心理问题,而是按照积极心理学的三个维度设定:即关注学生积极情绪的发现和增加;促进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自我了解和拓展;以及营造民族和谐、师生和谐的积极校园环境。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积极心理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和探索;


作者:杨晓梅 (黑龙江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孟霞(黑龙江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来源: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4年 第4期


中图分类号:G441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