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发展语境下民族杂居区文化适应研究
——基于贵州的人类学观察

内容摘要:  民族杂居区是多民族社会区域,民族杂居决定了"文化杂陈"。基于对贵州民族杂居区的人类学观察,本文认为当代社会发展必然引起杂居区生态变化和文化变迁,外部作用的介入,传统"文化杂陈"的平衡将被打破,在作用与反馈之间,先是无序反馈,再到有序适应,从而促成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的有效协商或深度整合,杂居区内又现新的动态平衡。因此,杂居区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涉及的文化保护问题,只要时间性概念的介入,并加以合理引导,就能在对或民族性或区域性传统文化持守与超越中达成的新的文化适应中化解。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工业强省’背景下贵州城镇化发展中的民族文化适应研究"(11ZC108)
 
 


关键词:民族杂居区;文化杂陈;当代发展;文化适应;


作者:刘勇(中南民族大学), 杨昌儒(贵州民族大学)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 第11期


中图分类号:C912.4.73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