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回族社会风尚的嬗变

内容摘要: 社会风尚是一定社会群体的共同特征,反映着这一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取向。近代以来,伴随着新思想的传播,各种大小不一的社团相继建立,他们推动了革除陈规陋俗的社会运动,从抵制鸦片、废除缠足、提倡剪发、女学兴起、女权运动到改良婚俗、改良葬礼、戒除迷信等等,但凡与国人生活有关的陋俗无不提倡禁革改良。有的团体就直接命名为风俗改良会,在江浙、两湖地区不为鲜见,如湖北成立了改良风俗会,以改良五类陋俗为宗旨,分别是“一、禁绝鸦片,二、戒缠足,三、戒迷信邪神,四、戒嫁娶之非礼,五、戒丧祭之非礼。很多此类团体还创办改良风俗会报,刊发旧俗改良之必要性,以期开通风气。


关键词:社会风尚;民国时期;风俗改良;嬗变;回族社会;群体共同特征;文化取向;


作者:马艾(著)(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霍维洮(著)(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来源: 《回族研究》 2015年 第4期


中图分类号:K281.3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