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资料所见焉耆摩尼教

内容摘要: 天山南路中段的焉耆,是古代中西陆路上重要的"城郭之国"。该地主流信仰为佛教,但从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中亦可见其他夷教之身影。俄藏粟特语文书(L44)较早透露出8世纪初焉耆摩尼教的信息,但当时该教尚未公开传播。8世纪30至60年代间,摩尼教势力在焉耆有所发展。中古波斯语《摩尼教赞美诗集》(Mahrnāmag)跋文显示,762年之前,该教已在焉耆建有寺院。780年前后,回鹘内乱,漠北教会遭到迫害。受其影响,焉耆摩尼寺虽得以保存,但僧徒日见零落。至8世纪的最后十年,因吐蕃对焉耆的短期占领,该教的发展亦未现转机。这种颓败的境遇直到9世纪后才得以扭转。西迁后的回鹘在高昌建立政权,重立摩尼为国教,焉耆教团终于迎来新的生机。


关键词:焉耆;摩尼教;回鹘;


作者:王媛媛(著)(中山大学历史系)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 2014年 第3期


中图分类号:B989.1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