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土司第一案
——云南武定环州傈僳乡民控土舍李自孔案的历史考察

内容摘要: 民国时期,土司制度的合法性未能得到新法规支持,给各族人民的司法诉求及政府的司法审判带来了不小困难。云南省武定县环州傈僳乡民控彝族土舍李自孔案,经历了蔡锷、唐继尧、龙云3个时期,历时26年,卷入县、省及国家最高司法审判部门,堪称"民国土司第一案"。案件的曲折过程,政府、民意机关、司法部门的无奈与推诿,土司的残暴与凶狠,近代司法面对少数民族传统势力、传统习惯的无力与尴尬,具有极强的时代和历史意义。而傈僳乡民对法律诉讼和武装革命的不同选择,也是民国时期社会发展潮流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土司制度;司法审判;民国时期;李自孔;傈僳乡民;


作者:潘先林(著)(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谷彦梅(著)(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来源: 《思想战线》 2015年 第2期


中图分类号:D929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