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 产业集聚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现象。产业的集聚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业的竞争力,反映出一个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实力。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指标模型,对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西部民族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变化作出评估和比较。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时期,为了寻求更为有利的生产经营地点,抢占市场制高点,西部民族地区要利用自身在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吸引产业资本和先进技术以创造后发优势,并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来逐步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增强自身的内生发展能力。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ZD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形势下加快形成西部沿边开放格局的机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YJA790127);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1XWD-S0202)。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结构;西部民族地区;


作者:何雄浪(西南民族大学), 张慧颖(西南民族大学)

来源: 《民族学刊》 2014年 第3期


中图分类号:F127.8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