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化的少数民族:具有欧洲社会认同新的外来者
Minorities of Europeanization: The new others of European social identity

内容摘要: 摘要: 本研究对欧化、欧洲认同和社会少数民族研究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和概念的方法。使用社会认同理论(SIT),作者旨在分析建构欧洲认同的可能性,这意味着,有助于我们对国家和超国家少数民族的理解。这本书由五章组成。主要的分析集中在三个主要章节:欧化、近现代欧洲的自我定义和欧化的少数民族。第二章的目的是展示和分析欧洲认同的欧洲历史。展示和讨论了对欧化概念的不同理解。揭示了作为一个欧洲人的不同阶段。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欧化从未能够构建一个厚重的欧洲文化核心,仅仅促成了一个浅薄的共同记忆和体验。在第二章也讨论了欧化。在1973年,“欧洲认同”一词在哥本哈根欧洲峰会上被国家元首(九名成员)提出。然而,第二章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一个欧洲共同的认同和民主。
在第三章中,讨论焦点转向认同的概念。笔者将其讨论限定为,后现代欧洲认同和欧洲一体化作为一种近现代现象。虽然近现代性概念的提出是作为中心概念工具,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区别也纳入欧洲认同的讨论。在第三章中,对社会认同的概念也有一个很长的讨论。主要依赖Henri Tajfel和SIT理论,内外群体之间的区别成为了核心工具,用来理解和处理欧洲认同和少数民族构建的问题。总之,这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理论,用来研究和分析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主要关注点是针对导致构造“我们”和“他们”的社会心理过程。群体之间关系的这种类型的社会心理分析目的是建立一个集体的现象与认知和个人过程之间的联系。创造外来群体不一定会导致对内部群体人而言的侵略和消极的感情,但有时将外来群体建造成为“其他人”。使用这个术语,欧盟今天是一个特定数量的国家的内部群体。作者提出这个问题:在欧化的过程中谁是“其他人” 和“明显的我们”,从而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向,结构和历史变迁过程的内-外群体动态变化的环境和复杂性。
第四章讨论少数民族的欧化和欧化的少数民族。欧洲少数民族的建设是基于一个历史和环境的框架进行分析的。根据作者的观点,欧洲社会在20世纪70年代在管理多个主权国家,以及管理欧洲边界的宗教、语言和种族多样性方面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在20世纪80年代,讨论被框限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范畴,试图把少数群体引入“人民”的定义。在20世纪90年代和以后,多元文化主义的概念受到了质疑,越来越多的移民,寻求庇护者和外来工人被剥夺了公民的权利和归属感。欧洲国家之间的情况不同。然而,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被剥夺了人权,并存在相当大的歧视问题,例如,对东欧国家罗姆人的歧视。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专注于欧洲的一些主要的外来群体,罗姆人、外来工人和穆斯林。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研究,到2010年,欧洲大约有七千万移民,大约是整个欧洲人口的10%。因此在当代欧洲,移民和少数民族管理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棘手。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讨论了在政治辩论中日益增加的反欧化的论调。作者认为,欧化的“其他人”被选择是为了强调选择的欧洲公民团结的命运、历史和遗产。因此,在波罗的海诸国中的俄国人、居住在欧洲国家的移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穆斯林和罗姆人被驱逐出欧洲社会身份。
这是有关欧洲化过程研究的一个非常有趣和组织的很好的综述。主要的三章提出并探讨了系统化研究的关键概念。特别是第四章,提出概念处于运动中。中心论点是明确的和一致的,读者很容易把握整个书的结构和论点。然而,有时我对概念模糊的使用有困难,如后现代和后期的现代条件。后现代主义的概念似乎有点过时了。此外,我对“后现代性”的概念并不完全确定。因此,有必要讨论和进一步阐述。对社会认同的概念,以及在内-外群体工作的使用,虽然我发现这种社会心理的方法有点简单化和静态化。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试图把所有不同的头绪连在一起,理论框架不一定有助于我们了解欧洲的复杂的身份认同过程。此外,关于发生在欧洲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边缘化的过程的一个更详细的和更深入的讨论,将有利于这项研究。我不确定,这项研究提出了关于欧化和少数民族的一些新的分析,但肯定是关于欧洲认同的这些议题和核心问题的一个极好的介绍。


作者:Thomas Johanssona, 周学文(译)

来源: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Volume 39, Issue 3, 2016》 2016年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网站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27号6号楼 邮编:100081